本人从事私人阅读顾问工作,同时也是宝妈。
关于这个问题,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当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您作为宝宝的家长,有这样的思维意识是非常好的。给您点赞。
亲子阅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首先是要考虑孩子的兴趣,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书。每个孩子不一样,所以每个孩子要读的书,也会有所不同。
2.同样一本书,要注意版本。要考虑出版社、印刷质量等。
3.不要把成人的功利心强加到孩子身上。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宝小学六年级了,二宝3岁,从我们家的亲子阅读经历来看,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陪伴孩子阅读,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家孩子的培养经历
大宝当年不到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亲子共读,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后会拿卡片书跟孩子进行认知训练,教孩子认识动物、植物、水果、汽车等各种物体,稍大一点之后,开始给孩子读各种简单的绘本故事,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兔丝丝》、《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等系列绘本,这类绘本的图案卡通、故事情节不复杂,孩子很喜欢听,等孩子的耐性、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之后,我们又开始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这种故事情节更复杂、阅读时间更长的绘本,基本上每天晚上会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属于亲子阅读的时间。
通过这样的体验和坚持,等到大宝3岁多的时候,已经可以独自进行绘本阅读了,孩子每天会自己找绘本出来看,我们则会不定期的买一些新的适龄绘本童书回来给孩子,当然,每天晚上的亲子阅读时间,大宝还是会一直找妈妈陪她一起读书,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孩子6、7岁上了小学之后,才逐渐独立起来,能够做到独自阅读了。
现在大宝虽然面临小升初,学业很忙,但是闲暇的时候总会抱着一本课外书阅读,去年暑假期间,刷完了全套《哈利波特》系列的中文版,寒假开始刷《哈利波特》的英文版,顺带练习英语阅读能力,今年因为看了《流浪地球》的电影,也开始刷刘慈欣的科幻系列作品,所有这些,已经不再需要我去提醒和催促了,都是孩子自发的提出阅读的需求,我帮孩子购买书籍或者让她自己去购书中心选购喜爱的书籍。
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是不用担心孩子的阅读兴趣问题了,涉猎面增广之后,孩子的知识面增加,信心和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至少这些年来对于大宝的学习没有特别的操心,孩子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在班级前十名以内,上进心、学习主动性都还不错。
然后说一下二宝(元宝)的情况。
元宝这一年多一直是我作为全职爸爸带着,因为孩子开口比较晚,从孩子1岁半开始,我每天会给孩子读卡片书、洞洞书,最初的时候,孩子根本坐不住,到处跑,或者抢过我手上的书扔开,但是我一直坚持,慢慢的孩子愿意坐下来听我讲了,跟我互动了,我也从最早的卡片书换成了《噼里啪啦系列》、《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大卫不可以》等大的绘本故事书,也包括姐姐以前读过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熊和最好的爸爸》(这些书一直保留了10年之久)等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也成了元宝的最爱。现在孩子虽然不到3岁,但是每天晚上一定要让我给他讲2、3个故事,读几本绘本才肯定睡觉,即便是关灯上床了,也要我在他耳边讲两个故事才行。
现在我每天晚上除了绘本阅读,关灯睡前故事阶段会给孩子讲我以前带着元宝旅行、出去玩、互动的一些经历,一来刺激孩子的听力,二来强化孩子的感知和记忆,当然,也是通过我的声音让孩子产生困倦感,让情绪安静下来,逐渐的入睡。
亲子共读有哪些好处?
亲子共读,肯定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亲子感情
亲子的情感,是在陪伴中得到建立和强化的,亲子阅读,通过跟孩子一起共读绘本,互动讨论故事的内容,一起欢笑,一起体验故事中的内容和场景,这样的做法,能够很好的强化孩子对你的亲近感和信赖感。
二、培养阅读习惯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的陪伴孩子进行不同难度的亲子阅读,坚持给孩子读有意义、正向价值观的绘本童书,孩子几乎没有不爱上阅读的。
三、锻炼思维能力
有很多优秀的儿童绘本、童书,在故事中隐藏了很多生活常识、道理和行为准则,这类绘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经历跟孩子进行讨论,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拓展眼界
除了故事、童话类的绘本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科普类、历史类、地理类的童书绘本,这类绘本,除了能够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之外,更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帮助孩子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讲过这样一个情景:
5岁女儿玛丽每天都会积极去帮助妈妈收拾餐具,因为收拾完就可以让妈妈尽早给自己读故事书。但是对于母亲来说,每天准备有趣的故事却是没那么容易。
正巧,电视里在播出连续剧《童话王国》,母亲松口气,觉得可以让女儿安静的看看电视剧,自己也可以轻松一些。
但是没两天,女儿就关掉电视机,说:妈咪,讲故事给我听。
母亲很奇怪地问她:电视里的叔叔不是故事情节更丰富,还有非常美丽的画面。
女儿说:可是,电视里的叔叔不能抱我。
一句话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特别是小孩子的心声!
他们不需要电视里花花绿绿的情节,他们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他们需要爸爸妈妈或者深沉或者温柔的声音,他们需要爸爸妈妈的有效陪伴!
华盛顿大学大脑与学习科学研究所共同所长,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Kuhl),专门研究早期语言和大脑发展,她第一次利用了脑磁图显示机器,研究发现,7岁以前的宝宝都是令人惊叹的语言天才。
Patricia Kuhl实验室让两组婴儿在8-10个月里学习了普通话:
一组婴儿是在电视机前上课,另一组婴儿则通过音频。实验结果表明:音频和视频都没有任何学习效果,只有人,才能帮助婴儿统计他们的声音数据!
这,是一种陪伴的力量!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真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
真的能!非常能!
从小我给jason买的最多的是绘本,很多老一辈带的孩子,会给孩子买教拼音,读汉字等书籍,每天教孩子读,看,看到我家的很多绘本,会说这也没几个字啊,怎么还这么贵?
不过我还是喜欢在网上或者实体中给孩子买大量的各类绘本,jason往往一遍一遍地让我讲给他听,多讲几遍后,他就可以自己读了,有时候摇头晃脑地读,实际上那些字他根本不认识。
直到现在他顺利过渡到没有图画的文字书,已经可以啃很多大部头,包括金庸的书籍,都看得津津有味。很多妈妈问我怎样培养他这样喜欢读书,我说:无它,唯伴读也!
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
1.越早越好,越小越好!
孩子的习得行为越早越好,尽早在他行为里种下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将受用一生。
阅读习惯更是如此,从小让他养成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孩子终生的习惯。
2.从最简单的开始
收起作为老母亲的焦虑心,最初的绘本往往就是几个字,但是画面却是非常的丰富无比,暗藏不少心机。
在孩子认字阅读这一块,不要太功利,不要急于一下子想让孩子全部都会读,会写,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3.多挑一些幽默型的绘本
jason最初最喜欢的一本绘本是《母鸡萝丝去散步》,那阵子百读不厌,每天恨不得讲上上百遍,每次都会哈哈大笑。
还有大卫系列,《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这些画面里面你认真看,会发现每一页都会有个小彩蛋,有时候孩子会比大人更敏锐地发现这些。
现在我还经常发现,jason的观察力比我强,经常会发现我发现不了的东西,这应该得益于他小时候读的大量绘本。
4.不贪多,不赶进度
记得之前看过一句话,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只是有的发芽早,有的发芽晚,所以做家长的尽可以静待花开!
阅读能力培养也是,哪怕晚一点,也不要太着急,保护孩子的兴趣更重要。
附录一些我买过的感觉不错的绘本
一寸虫 :生存的智慧
一片叶子落下来:有关生命与爱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爱与想象力
我爸爸
我妈妈
猜猜我有多爱你:很感人
蚯蚓的日记 :搞笑,充满童趣
母鸡萝丝去散步 :让孩子笑得前仰后合
一粒种子的旅行 :展现自然的神奇力量
活了100万次的猫 :经典感人
妈妈心,妈妈树
好饿的毛毛虫 :可爱的洞洞书
大卫上学去
大卫不可以
大卫惹麻烦
魔法亲亲: 一个让孩子安心上学的秘密
蚂蚁和西瓜:真正充满了童趣的书
子儿吐吐 :可爱的画风 温馨的故事
驴小弟变石头 :让孩子感受亲情绘本故事书
鸭子骑车记:让孩子有大胆尝试的勇气
小黑鱼 :独立面对困难 凯迪克金奖
字母树: 挂满字母的可爱大树,让孩子理解字词句
花婆婆 :追寻和传播美丽
月亮生日快乐:让宝宝感到温暖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月亮的味道:真正充满了童趣的书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关爱地球关爱生命
你睡不着吗:用温暖陪孩子赶走怕黑的情绪
南瓜汤:孩子在争吵中才能更快成长
我有友情要出租
小阿力的大学校:第一次上学的小朋友必读的好书
两棵树:告诉孩子如何让对待身边的好朋友
谁藏起来了:训练宝宝观察力记忆能力
彩虹色的花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感谢邀请。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每天给学龄前儿童读绘本,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且孩子特别喜欢看书。
大宝是在快两岁的时候给看的绘本,主要看的是日韩系列的,有《小熊系列》、《噼里啪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我也行啊》、《没关系啊》等,孩子都特别喜欢看。三岁以后看的欧美的绘本比较多,《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公鸡大青蛙奇妙的一天》、《妈妈的红沙发》、《彩虹鱼系列》等绘本,孩子也爱不释手。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提供者)
经过两年多的亲子阅读,孩子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居然认识了很多的字,到了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很多绘本她自己就能看了,这时候我们的亲子阅读就有所改变了,有时候我读给她听,有时候她读给我听,到了大班,她已经不喜欢我再给她读绘本了,因为她嫌弃我读的太慢了,还不如她自己看的利索。到了大班下学期,根据她的阅读兴趣,我又从绘本换成了一些名著和科普文,逐渐减少了图画书的购买量,孩子也喜欢看。以上就是孩子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过程。
孩子现在上二年级,在学习中我也没操多大心,很少盯着她写作业什么的,这主要得益于她的阅读习惯,而且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都很好。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心妈妈的健康和宝宝的成长,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的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只要从来不给他手机和电脑,陪他看几次绘本,他真的会追着你讲故事,讲到海枯石烂。但是如果他接触了数码,那绘本基本上就拜拜了。
孩子在三岁前,听故事不一定都能理解,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说,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已经变了好多次了。毛毛虫说,我认为变来变去很正常。我问我家宝宝,毛毛虫为什么认为变来变去正常?他一脸懵逼的样子。其实他听故事就是听个热闹,重点是妈妈在陪他玩。三岁前的宝宝,不太擅于合作游戏,听故事是跟家长最亲密的互动。
三岁以后,他逐渐去理解故事并且试图给别人讲故事。已经脱离了亲子共读中为了让妈妈多陪多抱才听故事的阶级,进去真正的阅读阶段。
这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前功尽弃!
我姐家的女儿,现在四年级了,她从半岁开始看书,三岁就自己拿着书给别人讲故事,前几天去她家,她书桌旁放了很多科学探索,未解之谜,恐龙灭绝,事物由来等等方面的书,我就很好奇,这是小女生该喜欢的吗,我就问她,为啥看这些?她反问,不然看什么?我说,米小圈啊之类的不是很流行吗?她拉开抽屉,跟我说,全集都看完了,你要吗。
我又说,你不喜欢故事类的吗?比如公主啊,魔法啊。她起身打开大衣柜,里面全是书,跟我说,看了好几遍了,你要吗。
我姐说,每周去书店,抗回来的书搬到拿不动为止。还经常跟同学去换书看,她的人生,除了作业,画画,钢琴,舞蹈就是看书。报课外班是因为怕她在家看书太累了。
她的游戏,就是把脑筋急转弯的书背下来考别人,或者填数独。作文一直是例文的状态。
她激励着我一直坚持给我家娃讲书!真心羡慕。而另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自从过年收到礼物是某品牌儿童平板电脑,已经半年多没有听故事看绘本了。
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真的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那是肯定的,只要家长方法得当,孩子的阅读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我家孩子的经历
我是在怀孕两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给宝宝讲故事了,进行故事胎教,宝宝出生以后,就给她看色卡,3个月左右开始看布书,6、7个月的时候开始给她看认物卡片,9、10个月的样子就开始给她玩有声挂图,1岁开始给她送了一套点读笔套装当做生日礼物,她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边点边听,能玩一个多小时,注意力是相当集中。
大概从一岁半的时候开始进行绘本阅读,刚开始给她看的都是一些图多字少的绘本,比如《蹦》、《哇》、《叽里咕噜》之类的,然后再慢慢过渡到简单的绘本,比如《我爸爸》、《我妈妈》、《皮特猫》,还有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系列绘本》,随着她逐渐长大,绘本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她每天都要读2到3本绘本,3到6岁期间的绘本阅读量是最高的,年阅读量有上千本,当然,其中有很多是她读过的,要求反复再读。
孩子5岁左右,她就喜欢读一些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绘本,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神奇校车》、《昆虫记》等等,现在她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主要喜欢一些漫画类的书籍,自己已经能够独立阅读《米小圈上学记》等漫画书,我也给他买了一些如《劳拉的星星》之类的桥梁书,让他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好处显而易见
1.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老师同学都爱和她交朋友;
2.孩子的知识面比较广,丰富的绘本阅读,扩大了孩子的眼界,让孩子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3.增强了孩子的识字能力,绘本阅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就让孩子学会识字,不用再特意教孩子认读生字,学会用会意的方法认字识词,让孩子更有语感,特别是在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能够游刃有余。
回到题主就开始的问题,每天带孩子都会本能够养成阅读习惯吗?
这个是当然的,但是在陪孩子读绘本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需要避免:那就是不能是大人只管读,孩子只管听,而是要大人跟孩子一起读,一起看。
希望曾经碰到过一位家长,他每天给孩子读的绘本数量不下十本,但是三年过去,孩子却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生字都不认识,读过的绘本也没有什么记忆,无法复述,给人一种读书时狼吞虎咽的感觉,没有消化。
跟他交流之后才发现,他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只是他读孩子听而已,孩子只是把他当成了听书工具,眼睛没有看到绘本的画面,没有感受到文字与画面结合的优美之处,无法充分理解绘本的含义,所以说,单纯的听书是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这一点,各位宝爸宝妈要避免。
另外,家庭里要做好阅读环境的创设,多摆几个小书柜和小书架,把书本放在孩子容易取得的地方,让孩子的阅读行为变得更容易;家长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看小视频,大人多读书的话,孩子也更容易养成阅读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你有关于孩子绘本阅读的其他问题,或者是想得到3到6岁孩子的绘本书单,请给我私信。
我是希妈,高级育婴师,家有7岁女宝,欢迎关注我,获取更多实用的育儿知识。
凡事无绝对!!我一位北美的朋友说,她儿子小时候她也给陪读了不少绘本,现在孩子却不爱看书!!!
在十几年前,国内绘本还没这么热的时候,她就开始给儿子买了许多绘本做亲子阅读了,后来移民了,仍然继续保持亲子阅读。但是,因为上了小学后移民的,加上桥梁书读得少,过渡不是很好,导致孩子爱看图画书,却不爱看纯文字阅读的书。然后到了全英文环境,也一样不爱看纯英文书籍。
当然,她家的例子比较特殊。但是,绝不是个案。另外一位朋友,也是注重阅读的妈妈,和孩子看的绘本也不少,但是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或者是,不爱自己阅读。现在,她只好自己组织一些儿童读书会,来想办法带动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习惯。
而这里面北美这位朋友,她也总结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绘本很顺利,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却没有做好过渡,桥梁书读的少。
首先,什么是“桥梁书”呢?
我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因为不会认字,所以看的都是绘本为主,也就是字少图多的图画书。图画有冲击感,好玩的自然都能够吸引孩子。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就需要读文字书了,但是会认的字又不多,读纯文字书要是遇到生字不会,就很打击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不爱阅读了。
而“桥梁书”,就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优秀的“桥梁书”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显著指向性。每个故事或童话在用字遣词上都有周全的考虑;它的主题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形式,帮助孩子从喜欢阅读开始,渐渐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的文字书,最后由“亲子共读”转入“独立阅读”。
欧美地区,他们的阅读分级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而在台湾“桥梁书”的发展的也已经比较成熟。“桥梁书”有利有弊,利于孩子们开始阅读,但可能会折损孩子们深入学习的能力。
所以只适合作为一个过渡。认字比较多后,就可以开始深入学习更多又深度有科普性的书籍了。
这样,盖着的兴趣就不会被落下,才会一直保持热爱阅读这个良好习惯直到长大!
桥梁书,一般最常见的就是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图。篇幅比例比较均匀。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知名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